基于UCHL5/NLRP3通路探索豨莶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组分及其潜在机制
作者:ScienceOpen 来源: 时间:2025-03-28 访问量: 31 |
![]()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生、卫晓红、夏桂阳团队在《Acta Materia Medica》上发表了题为“Exploring the efficacious subfraction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Herba Siegesbeckiae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UCHL5/NLRP3 pathway”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UCHL5/NLRP3通路为豨莶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机制,并提示奇任醇可能为重要的活性化合物。
![]()
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与残疾的重大诱因之一,其治疗方案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作为心肌梗死后的标准疗法,虽已广泛应用,但治疗过程中重新引入的新鲜血液往往会诱发额外的心肌细胞死亡,这极大地限制了PCI治疗的临床效益。因此,研发能够有效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药物,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NLRP3炎症小体的翻译后修饰构成了其发挥功能的核心机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UCHL5作为一种去泛素化酶,在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去泛素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这两者在I/R中的具体关系尚未被揭示。
豨莶草,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近年来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潜在效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尽管如此,关于其药效的物质基础以及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存在着许多未知。
本研究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蛋白免疫印记等实验,成功揭示了UCHL5与NLRP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表明UCHL5过表达显著激活NLRP3,并在I/R损伤中被进一步促进。为了深入探究豨莶草的药效及物质基础,作者采用了大鼠I/R模型以及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在体内和体外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豨莶草的活性组分(HS-C)对细胞缺氧复氧所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体内实验中,HS-C能够降低心电图中ST段的抬高幅度,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并缓解心脏病理形态的破坏,从而有效减轻I/R损伤。在机制上,HS-C显著抑制UCHL5的表达,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阻断I/R诱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提示UCHL5/NLRP3通路可能是HS-C减轻心肌I/R损伤的机制之一。进一步的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活性作用很可能归功于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奇壬醇。
这项研究部分揭示了豨莶草有效活性组分改善I/R损伤的重要作用及潜在机制,这将为I/R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Wu XF, Xia H, Li WT et al. Exploring the efficacious subfraction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Herba Siegesbeckiae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the UCHL5/NLRP3 pathway. Acta Materia Medica. 2024. Vol. 3(4):365-382. DOI: 10.15212/AMM-2024-0030
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