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SCI期刊投稿?(14本好人缘期刊即时影响因子预测)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2-01 访问量: 1622 |
论文写好了之后,我们面对的下一步工作就是选择一个拟发表期刊,然后将稿件投出去。很多人总是会问这一步,这也是一个困扰很多刚接触科研的研究生的问题。假设我就是选择期刊去投稿的那个小白,然后一步步的带着大家去思考,去解决选择期刊这个问题。 第一,确定你的发表这篇论文目的是什么。 假设你是博士研究生或者是硕士研究生最后一年,你面临毕业的压力。毕业要求发表的SCI论文为JCR/中科院1区,又或者要求在IF3分以上。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只要导师没有强制要求你投稿高分期刊,尽量的以毕业为主,那就瞄准3分高一点点的期刊去做选择,也不要纠结,我的工作做得很好,不尝试一下高分期刊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如果你是二年级,或者不面临毕业的压力,研究完成之后,我建议尽量从高分期刊开始投稿,恰好你的平台非常高,而且做的研究又比较热点,尽量试一试行业内的权威高分期刊,即使不被接受,来自高级别期刊的审稿意见对于你论文质量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相关研究领域内耳熟能详的热门期刊仍然是保证毕业的3分SCI优选杂志。 当你确定了你要投稿的杂志的分数段之后,我们再来选择期刊。为了毕业,3分以下,4分以上的期刊我们就不要考虑了,选择期刊的工作量减轻很多。假设我们要投稿3分以上即可的期刊,那么在生物学领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容易被接受的杂志,比如BBRC以及一些OA期刊。只要你所在实验室能够承受版面费的支出,而且报销原则不违反国家规定的2万元上线,这些耳熟能详的OA期刊绝对是保证毕业的首选杂志。我不建议去投稿一些新刊,分数虚高,比如今年IF3.6,新刊入选Web of Science的前几年,都会有一个扩刊的现象,导致容易被接受,但是往往影响因子浮动比较大,这对于等着拿3分毕业的人而言不是特别稳妥。反观比如PLOS ONE、SCIENTIFC REPORT这样的期刊,虽然经历过比较差的风评,但是还是相对稳定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第三,你的研究领域内的权威期刊,你的师兄最清楚。 作为研二的小白,实验是接着一个博士后师兄的课题来做的,结果异常顺利,实验结果也很完美,导师赞不绝口,而那个博士后师兄又得到了985大学的金贵offer,这篇论文就不和小白争一作了。小白是很幸福的,选刊绝对也是比较轻松的。那么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小白就好好地和师兄聊一聊你们这个领域的权威期刊都有什么,比如师兄说是Nature Medicine。那么好,你就去Nature Medicine官网好好研究一下for authors, 然后再到各大论坛去看看这个杂志的一般情况,如果确定了,就尽快投出去,也不要纠结,建议选定期刊之后,三天投出,不要怕这怕那,你所担心的论文的不足可能根本不是审稿人审稿关注的。(对于期刊投稿前的准备,不要犯一些错误,容易被期刊秒拒,而又没有建设性意见,想了解这部分的可以点击以前的博文 : 做对三件事,SCI文章在招手)。 第四,别浪费精力研究那些所谓帮你选刊的小程序。 流量社会,很多东西只要有人点击,就有人去生产。但是作为学者而言,那些选刊的小程序,真的不要对其抱有希望。你把你的论文题目和摘要发进去,然后给你提供了一堆期刊让你选择。这些期刊仅仅是给你提供你的论文能够符合其收录SCOPE的杂志,对你如何去选择还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第五,真正能帮你的只有你的在老师实验室学习最久的师兄。 说了一圈,说到重点了。这是我极力推崇的解决你的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最好的办法。你的论文写好了,选刊的最重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师兄你来帮你评估,一般导师不见得有这个耐心,除非你的工作是他关注的热点,如果是那样,你也不会有选刊的焦虑了,你的导师早都为你量身定做好了。师兄和导师接触的多,在实验室的年头也久,他最了解实验室和哪些期刊关系好,哪些期刊喜欢他们的研究,哪些是导师个人喜好期刊,以及哪些是实验室攻关等等。而且一般这样的师兄人都很好,你可以和他吃点饭,师兄帮你评估评估论文,然后给你提一个建议投稿什么期刊。这样的意见和普普通通的在网上查到发现 “这个期刊3分以上长得快对国人友好” 帮助大太多了。这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做出的判断,而且又了解你的研究。这样的大宝藏,你能不挖掘吗?话说,师姐也是可以的。
如何选刊投稿,这本不是一个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篇好的研究论文,选择什么期刊去投稿,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下附15本相对来说好人缘期刊的即时影响因子, 个人预测,仅供参考,都是亲民期刊,大神出门左拐:
预测影响因子方法:首先需要有Web of Science使用权限,搜索WOS核心数据库。选择的文章种类一般限制 article 和review。 举个例子,在Web of Science中,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在2018年和2019年共发表论文1632篇(限制为所有论文类型,包含综述、论著等),这些论文在2020年被引用的次数为5162次,则该期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即时影响因子)=5162/1632=3.163。 聪明如小编的你,现在应该知道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怎么预测了吧。你只需要提前了解到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对应的被引频次就可以了。 由于科睿唯安收录论文的滞后性,最新的影响因子要在2021年6月份才会公布。这个计算的即时影响因子肯定会低于实际影响因子,好多其他信息是在被排除之外的,综上所述,我们只能根据Web of Science中的数据,预测大致的变化情况。 写在最后,科研领域国家破五唯,各位科研工作者,尤其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谨慎看待SCI论文影响因子。 延伸阅读: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有了国家标准啦 加大学术不端惩处力度刻不容缓 北风吹:国家开始重拳整治学术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