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
   电话:0512-67621565
   邮箱:info@iseediting.com
  
 最新消息  ScienceOpen  最新优惠  期刊资讯  客户案例  ACM投稿服务  APA投稿服务

  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  Zoonoses原创研究 | 埃及腹泻小牛中隐孢子虫Cryp  
Zoonoses原创研究 | 埃及腹泻小牛中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新亚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证据
作者:Zoonoses    来源:   时间:2025-03-25   访问量: 32  
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Evidence of New Subtypes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in Diarrheic Calves in Egypt
埃及腹泻小牛中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新亚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证据
作者: Hosein I. Hosein, Sherin R. Rouby, Sahar Abdel Aleem Abdel Aziz, Mostafa Abo-Elwafa,Ahmed M. S. Menshawy, Aml M. Abdel-Ra’ouf, Bahaa S. Madkour and AhmedH. Ghonaim
2024年11月,Ahmed H. Ghonaim 研究员团队发布了一篇原创论文'Epidemiologic Features and Evidence of New Subtypes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in Diarrheic Calves in Egypt’,旨在确定在埃及不同管理系统下饲养的腹泻小牛中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感染的流行率,阐明相关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的作用,并在分子基础上识别循环的隐孢子虫种类。
研究使用222头腹泻小牛(180头牛和42头水牛),通过改良的Ziehl-Neelsen染色技术和针对gp60基因的PCR检测确认隐孢子虫的存在。结果显示,75个(33.78%)样本中检测到卵囊,63个(84%)样本的PCR检测呈阳性,所有阳性样本均属于C. parvum亚型家族IIa。研究证实隐孢子虫感染的高流行率与缺乏卫生措施及不同流行病学因素相关,需进一步研究序列异质性对寄生虫生物学及其公共卫生意义的影响。
本研究收集了222个腹泻小牛的粪便样本,来自埃及三个省(Al-Behira、Alexandria 和 Beni Suef),以探讨不同管理系统及疾病空间分布的影响。使用改良的Ziehl-Neelsen染色技术确认了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的存在。结果显示,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75例(33.78%),其中牛仔71例(39.44%),水牛仔4例(9.52%)。在性别方面,雄性和雌性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出生后15天内的感染率显著增加(56例,45.53%)。研究还发现,杂交小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显著高于本地品种(46例,63.89% vs. 29例,19.33%)。
图1;两周大的雄性水牛仔出现粘液性腹泻。
在不同省份中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Beni Suef(36例,22.64%)、Al-Behira(33例,57.89%)和Alexandria(6例,100%),显示出该病在埃及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特征。研究还显示,单独饲养的小牛感染率较高(39例,61.9%),而自然哺乳的小牛感染率显著低于人工哺乳小牛(25例,17.24% vs. 50例,64.94%),这可能与人工哺乳过程中的牛奶污染有关。
图2;使用改良的Ziehl-Neelsen染色法染色的粪便样本;粉红至红色的椭圆形或球形酸性耐染的隐孢子虫卵囊,直径为4-5微米。
此外,临床观察到52.7%的受影响小牛出现严重脱水,部分小牛出现腹泻和体温升高。隐孢子虫感染引起的腹泻与病原体对肠细胞的侵袭有关,导致肠道结构变化和绒毛萎缩。DNA提取和PCR检测结果显示,59个牛仔样本和4个水牛仔样本中成功扩增了gp60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均属于C. parvum亚型家族IIa,并且在ACATCA重复序列上存在异质性。
图3;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糖蛋白60(gp60)的系统发育分析。该树图通过MEGA X程序的邻接法生成。自助法置信值根据最大似然法在1000次重复中计算。本研究获得的牛序列标记为红色。
最后,系统发生学分析将所有测序的C. parvum分离株聚成一类,显示出该亚型与埃及胃肠癌患者样本中的分离株相关。这些结果强调了隐孢子虫在小牛中的流行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影响。
综上所述, 本研究证明了埃及不同地区小牛隐孢子虫病的高发病率和地方病特性,与缺乏良好的卫生措施相关,并显示出多种重要风险因素影响隐孢子虫病的流行,其中从牛中获得的隐孢子虫分离物属于具有 zoonotic 重要性的 C. parvum IIa 亚型,且在 ACATCA 重复序列中属于不常见的 C. parvum 亚型。
通讯作者简介:
Ahmed H Ghonaim 研究员
一位热情、适应能力强且学习迅速的助理讲师,在沙漠研究中心工作,拥有超过10年的禽类和大型动物临床实践经验。他目前是华中农业大学李文涛教授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重点包括病毒学、疫苗发现、抗病毒开发、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他在高质量SCI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5篇文章,反映了他对推动该领域知识进步的承诺。他还是《Animals and Zoonoses Journal》和《Animal Research and One Health Journal》的青年编辑委员会成员,并担任《Veterinary Microbiology》、《The Microbe》、《Zoonoses》、《Acta Materia Medica》、《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Veterinary Sciences》和《The Veterinary Journal》的审稿人。
 
 服务项目  关于我们  工作流程  公司新闻  客户反馈  写作技巧  联系我们  期刊推荐  
 
Real Time Analytics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