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
   电话:0512-67621565
   邮箱:info@iseediting.com
  
 写作技巧  沟通技巧  国际出版最新动态  期刊解析  行业资讯

  沟通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源  >  沟通技巧  >  同行评审的现状,为什么不能完全保证科研质量?  
同行评审的现状,为什么不能完全保证科研质量?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03-06   访问量: 1126  
春节后,国际科学编辑和大家一起探讨同行评审的现状。同行评审的质量能让科研界引以为傲,但是现状真的能保证质量吗?希望给广大科研人员和审稿人作为借鉴,对于本文部分的参考文献也在此表示感谢。

同行评审现状

同行评审为什么不能完全保证科研质量。总的来说就是很小一部分研究者承担了大部分同行审议的工作。这也是同行评审的现状。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科技界人才金字塔中的各组成部分分析一下,看看谁有时间和精力并真正在履行同行评审?

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很很难挤出时间评审论文。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是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后备长江学者”,即使能挤出时间评审论文,所能评审的数量也极为有限。他们大多拥有众多的科研项目,领导着庞大的科研团队,而且大多“学而优则仕”,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还有很多行政管理工作要做。他们即使还愿意继续为期刊评审论文,所能评审的数量也极为有限。首席专家、主持多项课题的专家、也忙得没时间评审论文。

期刊希望依靠他们担任同行评审专家来把关论文质量是不大现实的。没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和副教授们大多忙于上课,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给期刊评审论文的审稿费大都很低,而认真评审论文所付出的劳动,比之于上课所得到的课时费,得不偿失,因而也不大喜欢审稿。

除去学界这些大“忙人”的现役科学家,剩下的就是离退休的专家教授、正在奋斗高级职称的助教助研讲师们、研究生等。刚退休的专家们还继续活跃在科研一线,还没到发挥“余热”为期刊审稿的时候;如果离退休时间太长,因为不在科研一线工作了,对新的科研进展不再清楚,甚至陈旧的知识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潮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生物纳米科技等新兴技术,如果还请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把关,就不是最好的选择。

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们如果没有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也是很难对稿件进行评审把关的。有的博士生或博士后经常被导师安排代审稿件,如果研究生直接参与前沿课题研究,对同一领域的论文评审提出初步意见,再让导师复核确认后签名发出,这种审稿模式也未尝不可。

但期刊看重的是专家的名望和学术水平,初衷是希望被邀请的同行专家能亲自评审把关。有的期刊编辑部因为觉得难找到对口的同行专家评审,或者所找同行专家评审粗浅,其意见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不但增加成本且耽误很长时间,就减少外审稿件数量,甚至干脆不送外审,直接由编辑部操刀评审决定稿件的取舍。

图片来源:科学大院

中国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现状如此,那么,国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又如何呢?国际上多数杂志是由曾经做过科研工作但现已成为职业编辑的“前科学家”来决定。部分杂志如“Science”一般是由专门聘请的“审稿编辑”(Reviewing Editor)负责,他们均为有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但已未必仍然直接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只有少数一流的杂志,如PNAS、JCB (Journal of Cell Biology)等,主要由仍然是现役科学家的编委或院士来做决定。说是作决定,由于是在很短时间内处理来稿,多是简单看看摘要和主要的图,然后写下三言两语作为评语,就把来稿打了回票。往往只有少数稿件会送出进行同行评议。

部分杂志如 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通常都送本刊编委。如果编委认为必要,再加送另一专家。这种情况下一般由编委作最后决定,但主编、副主编或资深编委有权推翻编委的决定。许多杂志还另外增加了一套评分系统,要求审稿人对稿件进行量化的评价。对于大多数商业出版的学术杂志,作为职业编辑的前科学家在整个审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负责选定审稿人,而且可决定审稿人的哪些意见可以忽略或必须重视。

2018年9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发文称,有报告显示,科学家每年要花费近7000万个小时用于学术期刊初稿的同行评审工作,其中大多数同行评审专家来自西方国家。

Publons学术同行评审平台营销总监Tom Culley表示,工作量不平衡可能导致部分评审人员超负荷工作,进而造成评审报告质量不达标。为此,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同行评审工作,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文章提到,Publons学术同行评审平台分析了该平台近百万份评审报告后发现,美国学者占总评审人数的33%,美国学者评审论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25%;中国学者评审的论文占论文总数8.8%。不过,预计到2024年,中国学者在同行评审方面的贡献可能达到美国水平。

现在一些地区的评审专家已经出现了评审疲劳,未来将根据需求对不同地区的评审人员数量进行匹配,以提高评审质量。

Publons学术同行评审平台董事长Andrew Preston表示,学术期刊编辑更倾向于在其所处的地理区域内寻找评审专家。因此,评审专家多来自西方国家。不同地区同行评审人员的分布差异,制约着非西方国家学者的发展。研究人员还发现,西方国家评审人员提交的评审报告长度,是发展中国家评审人员的两倍。此外,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评审人员,发展中国家的评审人员更愿意接受评审工作,且完成工作的时间更短。

研究还显示,虽然同行评审专家供大于求,但是工作分配却仍不平衡。

Publons的数据也表明,一小部分评审专家承担了大部分工作量。曾在2008-2015年担任《分子生态学》责任编辑的Vines表示,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此言不虚。他表示,当时该期刊的前300名评审专家——占总量的8%——评审了四分之一以上的论文。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研究者拒绝评审论文,另一方面也因为编辑更为倚重自己认识和信任的评审专家。

目前就职于苏黎世大学的Petchey表示,评审专家人数充足是个好消息,并说自己之前的批评是基于传闻,而非量化证据的。

EMBO Journal的主编Bernd Pulverer表示,他不确定来自Publons的数据是否准确反映了研究者实际的评审工作量,因为许多科学家尚未在该网站注册。不过,他认为期刊编辑确实需要扩大其评审专家资源库,以便将更年轻的研究者和来自亚洲的研究者纳入其中。爱思唯尔 201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研究者写作论文的数量大大超出他们评审的论文数量,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没被邀请参加评审。

Publons 很好地促进了同行评审的发展,有效地突破目前同行评审制度面临的瓶颈。

结语

同行评审原本是一种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科研评估制度,但是数次撤稿事件都给现有的同行评审模式敲响了警钟。而现状是:尽管同行评审存在不足,但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并被广泛采用的办法。

传统同行评审制度固有的缺陷日益凸显,开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随处可以看到审稿人抱怨同行评审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并且同行评审工作没有得到认可,这些因素导致大多数审稿人拒绝审稿。基于此现状,Publons 就是一个同行评审的第三方信息管理平台,已逐渐发展成熟,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其管理模式能够为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应从同行评审抓起。学术期刊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应通过有效的同行评审真正肩负起学术质量“把关人”的使命。未来的同行评审模式或许还是会改变,但其改进方向应该都离不开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觉得同行评审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能给学术界出出主意吗?

参考文献: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5/06/17/the-problems-with-credit-for-peer-review/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年第7期

同行评审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科学家的思考 童国梁/文

《地理学报》第72卷第9期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2/03/26/the-problems-with-calling-comments-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1739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国际科学编辑苏州办公室综合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服务项目  关于我们  工作流程  公司新闻  客户反馈  写作技巧  联系我们  期刊推荐  
 
Real Time Analytics Real Time Web Analytics